德昂族

< i mg src="http://123.59.96.209/ u/cms /www/ 201806/032114 189d i 9.png" title="image.png" alt="image.png" />

德昂族de'ang zu
De 9;ang ethnic minority group

  人口为17 935人。

< p>   民族经济

  我国的德昂族主 要 分散 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镇康 、耿马、永德、保 山、澜沧等县,分布面积达3万 多平方公里,是一个 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 。绝大多数的村寨都是和景颇、佤、汉等族分寨杂居。根据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 查统 计,德昂族人口数为17935。德昂族的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 语族佤德语支,分为“布雷”、“汝买”、“若进”3个方言。无文字。    

  德 昂 族是古代永昌地 区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据说有20多个支系,如汝昂 、列别、 汝 买、汝波 等,各个支系都有自己的 自称。汉晋时的濮人、隋唐时的茫蛮、扑子蛮、望苴子蛮是今德昂、佤、布朗等族的先 民。他们先 后臣服于汉、晋等王朝及唐宋 时期之南诏、大理国。元以后,他们 的先民又沦为傣 族土司的属民。

   社会经济

  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前,德昂族属傣族封建土司统治,头人多世 袭或由土司任免。头人称达岗(汉 族称为总伙头),相当于乡长,管辖数村。 每村设 达吉岗一人(汉族 称为伙头),并设达朴隆、达基格 等头人,协助达吉 岗处理村内一切事务, 为土司摊派款项和贡物。属景颇族山官直接管辖的德 昂族, 还 要向山官缴纳一定数量的保头税、官工 、官谷等,同时,要向国民 党政府缴纳苛捐杂税。< /p>< p >  德昂族的家庭,在20世纪初, 还保留 着父系大家庭公社的特征:每个大家庭由三至四代有血缘关 系的若干 小家庭组成,共居一长房,过着集体劳动、共同消费的生活。随后,由于土地私有制的逐 渐确立,个体经济 的发展,外来商品货币的冲击,高利贷、雇工和实物地租的出现,促使大家庭日趋瓦解, 而建立起 个体小家庭。

  古代德昂族 的 农业手工业曾有过辉煌的时代 ,大 约在汉晋时期德昂族先民就在德宏坝区 或半 山区开垦了许多水田,种植水稻。传 说德昂族人还用过象 耕,有 铁锄和铁犁,可见 其犁耕种植稻谷的时 间之早。后来德昂族被迫迁往山区后,又在山区开辟 梯田种植水 稻,并充分利用山区的特点,进行旱谷生产。德昂族的耕作技术普遍高 于当地其他民族,尤其是水田耕作的精细在德宏地区是首屈一指的 。水田一般 都是两犁两耙,薅一二次草。水田和园地上都使用肥料,这在当时滇西南各民族中是最先进的。由于耕作技术先 进,产量也较高。德昂族还善于种植经济作物 ,茶、棉种植技术都较高,尤以善于种茶和好饮浓茶而闻名 , 被誉为“古老的茶农”。

  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党和人民政府派民 族工作队到德昂族地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帮助他 们发展生产。1956年,根据德昂 族 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 衡的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方针,对德昂族地区 进行民主改革。保山、 临 沧地区及德宏州 坝区 的德昂族,因过去直接隶 属于傣族土司,其政治经济结构与傣族相 同,因此和傣族一样,实行和平协商土地改 革的方针。德宏州半山区和畹 町镇的德昂族,受傣族土司和景颇族 山官的统治;同时这一地区荒地可以自由 开垦,土地并不缺乏,因而改革和景颇族地区一样,实行向 社会主 义直接过 渡的方针。民主改革后,德昂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政 治、经济、文化 事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德昂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州 、县各级人民政府中, 都有德昂族的干部,各级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有德昂族代表参加 。德昂族地区的适龄儿童都有了上学的机 会,州、县建 立了医院,乡和大队设立了卫生所和医疗站,教师、医生、科技人 员 队 伍 在 茁壮成长。

   文 化艺 术

  德昂族民间有着 绚丽多彩 的 刺绣、建筑和 雕刻艺术。建筑、雕刻艺术在德昂人 的历史上有过光辉的时代 ,如今在一些 地方仍留有 许多德昂人 精湛的建筑物遗迹,如陇川县城东的德昂女王宫 殿、德昂城、德昂路、石拱桥等遗址,都是古建筑的代表。图案 雕刻一 方面是反映在古建筑上,如潞西佛寺中的挂枋、板壁上常见的浮雕;另一方面则普遍反映在日常用品上,在德昂人的腰箍、耳坠、银手镯 、银烟盒、衣服等用品上大多绘有图案。图案多 为 对称的双手、双鸟、双虎 、花 草之类。

  德昂人还有很 高的 制砖 和制陶艺术。德昂女王宫殿、 德昂城附近的砖瓦结构住宅所用的砖瓦都是德昂人 自制的。德昂 人的陶器有陶罐、陶花瓶、陶纺轮、土碗等。常见的上釉陶罐制作精细,有的呈鸭蛋绿和 紫红 色,有的为咖啡 色,有的还绘有云纹 或罐胫压制凸 形图案花 纹,外表光滑美观,表现出高超的制陶艺术。

  德昂族还有丰富多彩的口头民间传说、故事、诗歌、谚语等,通 过世代相传,保留下来。有揭露反动统治者罪 恶的,如《兔子制土司》;有反映男女爱情生活的,如《芦笙哀歌》、《彩虹》 等。傣族的若 干民间传说和汉族的《西游记》、《三国演义》故事也在民间 流传。乐器有象 脚鼓 、芒锣、葫芦笙、笛子、小三弦等。德昂族的舞蹈有象脚鼓舞 、水鼓 舞等。< / p>

  风俗习惯

  德昂族的服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表明了本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及其对美的追求。德昂族妇女服饰的别 致在于以“ 藤篾 缠腰”为饰。传说古时候德昂女子是满天飞的,男子 为了将女子拴住,便用藤篾做圈,套在女子腰上,久之 而成俗。德昂族妇女成年后 ,在裙子的腰部佩戴上五六圈或十 余圈 ,甚至二三十圈藤 篾制的“腰箍”。腰箍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黄、绿等色,有的上边还雕刻着花纹图案,有的还包 上银或铝皮。德昂族妇女的裙子多为彩色横纹长裙,上可遮胸,下及踝骨,并织有鲜艳的彩色横线线条,不同支系在色彩、条纹上有显著的区别。 德昂族妇女的头饰很特殊,妇女不留头发,剃光头,绕 包头 ,包头两端如发辫垂在背后。 有的德昂妇女婚后留发,戴 黑布包头。德昂族的装饰品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 五色绒球。 在缝制衣服时, 要在 下半部用红、 黄、绿等色水绒球镶上一周长方形的空格,中间再绣上花。男女包头巾两端也都钉上一些绒球,耳坠、挂包皆以绒球装饰。更为独特的是青年小伙子在 胸前挂一串五色绒球,姑娘则在衣领之外装饰绒球。男子头裹黑布或白布包头,带大耳坠,银项圈,多穿蓝黑色 大 襟上衣,裤短而宽大。现在青年发式与汉族相同,已不戴沉重的首饰。男子有 纹身 的习俗,一般在脚 部、臂部 或胸部 ,刺以虎、鹿、鸟、花草等动植物图案,作 为装饰。德昂族大部分地区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玉米、养 子 、豆类。个别地区以玉米、 养子为主食。普遍喜欢饮浓 茶,茶是待客必不可少的佳品。德 昂族有嗜 好草 烟和 嚼槟榔的习惯。竹楼是各地德昂族共同的住宅形式。在德宏等地是一家一院 ,主房楼上住人、煮食、贮藏粮食等, 楼下关牲口,附房用作 堆放柴草 和安装舂米用的脚碓。镇康地区若干小家庭同住一幢房子,房内中间有宽敞的走道, 两旁 为各小家庭住宅,间壁而居,各有火塘,所以竹楼较大 ,有的占地近四百平方米 。现在部分德昂族的住宅与附近汉族 的平房一样,多家同住的大竹楼也已为各家各户 的小竹楼所代替。 德昂族实行 一夫一妻制,同姓 不婚 ,很少与外族联姻。男女婚前享有恋爱自由,姑娘选择对象有一定自主权,但最后要 征得父母同意。结婚时,男家要给女方一 定聘礼。若夫妻 不睦,男方提出 离婚,只要出几 斤米、几元钱,请村寨头人 祭神权后,即可 通知女方回娘 家。女方提出离婚,要赔偿男方聘礼。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情况已发生变化 。德昂族行土葬,村寨有公共墓地。但久 病或孕妇难产而死的则用火葬 。

   宗教信仰与重 要节日

   过去,群众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多数村寨都有自己的佛寺和佛爷以及 小 和尚(入寺为僧 的儿童)。佛 爷 都识傣文,诵傣文经书。他们的 生 活,除宗教节日群众 布施外,平日由全寨人家轮流供食。各地德昂族信奉 不同的教派,有的可以喂猪养鸡或杀牲,有的则严禁杀牲,甚 至野兽严 重危 害庄稼也不许打猎;每逢宗教节日和忌日都不从事生产。德昂族除信佛外,也信原始宗教的鬼神。 < /p>

  德昂族的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做摆、烧白柴等,大多带有宗教色彩 。

(摘自《民族工作大全》千里 原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