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族

image.png < p s ty le="text-align:center;">东乡族dongxiang zu
Dongxiang ethnic minority group

  人口为513805人。

  民族概况

< p>  东乡族因居住在河州(今甘肃临夏地区)东乡地区而得名。该民族自称“撒尔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被称为“东乡回回 ”、 “东乡蒙古”、 “东乡土人”等。主要分布在临夏回族 自治州东乡 族自治县境内,少数散居在甘肃兰州市和广河、 和政、临夏等县及新 疆伊犁地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东乡族人口数为513805。使用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 古语族。大部分人会说汉语。没有本民族文 字,通用汉文。

< p>  东乡族是14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分融 合而成的。构成其 族源的主要成分,是信仰伊斯 兰教的色目人和蒙古人。从13世纪以来,河州一带就是 包括色目人和蒙古人在内的蒙古军驻守、屯田之地。 13世纪末,镇抚陕西、甘 肃、宁夏等地 的元朝安西 王阿难答皈依伊斯兰 教,其属下蒙古人大部相从。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也相聚在西北地区。14世纪 初,元成宗死,安西王阿难答与 皇后伯要贞 氏等策谋政变,事泄被杀 ,但其属下势力仍很强大 。其子曾联合伊斯兰教群众反叛,为元朝政府镇压,阿难 答属 下纷 纷逃 避。当时交 通不便、偏僻闭塞的东乡 ,就成为阿难答 属下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蒙古人退避的地区之一。他们在这里与当地汉 族、藏族等长期共同生活,互相婚嫁,逐渐融合成为 东乡族。

  对 东乡族的 族源,还有一些不同的说法。主要有二:一说成吉思汗于1226年征西夏时 ,兵临河州、临洮 一带,将部分蒙古军留驻此地,这些人以后进入东乡,形成东乡族;一 说成吉思汗西征时,从 中亚、波斯掳来大批工匠, 其中一部分被安置于东乡,以后形成为东乡族。还有一说认为东乡族源于吐谷浑。但关于东乡族源和形成问题,大部分 学者持上 一种看法。< /p>

  社会经济

  由于民族形成的特殊环境,所以东乡族形成时,其社会结构即为社会制 度。 从元代蒙 古人的军屯到明代的土司制度以及后来的里甲制度,都是 以封 建的生产关系为基础。清康熙后期, 河州知州王全臣废除了当时腐败、混乱的里甲制度,在东乡地区清地亩,厘定税例,建立社会组织。但是这一改革对东乡族社会的发展并没有发生重大作用。中华民国时期, 东乡族人民在军阀的统治下,生活更加贫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乡族的各个方面才发生了根本变化,195 0 年成立了东乡族自治县。1981年又成立了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东乡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经济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民族干部不断增加,謇现了东乡 族当家做主的权利。

  东 乡族以农业为主 ,明人 吴桢在《 河州志》中说,当地人“勤于务农”。东乡族自给自足和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洋芋、 玉米和其他夏秋杂粮。东乡洋芋以产量高、个大、淀粉含量高而闻名。由于土地贫瘠,生产力十分低下 ,地主经济不甚发达 ,地主、富农只占总人口 的2. 3%,占有土地9%;中农 占总 人口的4 2.5% ,占有土地69.4%;贫雇农占总人口的42.5%,占有土地20 %。地 主阶级占地虽不多,但他们凭借政治特权以及高利贷等手 段,对农民的剥削依然严酷。 畜牧业,特别是养羊,在东乡族人民生产中占有重 要地位。有许多农民还从事小商贩、运输、擀毡、织褐子等,以补家用。

  东乡族聚居的东乡地区,位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北的黄土丘陵地带,自然条件较差,水土 流失严重,庄稼十种九不收,粮食亩产不到百斤,加上 国民党政府的残酷剥削和压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民 生活十分贫困。

  解放后,在中 国共产党和各级政 府的 领导和帮助下,东乡族在 改变本地区贫穷落后面貌中,作出了巨大努力。兴修 水利事业,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水土流失得到 了控制,许多山坡被改 造为层层梯田和优良牧场。 农业生态得到了改善,粮食作物亩产达到了150公斤以上。 特别是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 实行以来,东乡族地区出现了 农、林、牧、副业多 种经营局面,产业结构发 生了新的变化。 公路交通四通八达。电力使用日益普遍。工业生产从无到有,萝日益壮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文化艺术

  东乡族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艺术传 统,不仅有古老的史诗、传说、故事、民歌, 还有富于一定讽刺和哲理性的笑话、谚语和谜语。长篇叙事诗《战黑那姆》,《 璐姑娘斩蟒》和《勇敢的阿里》,脍炙人口。《白羽飞衣》等童话 故事颇富启迪和教育意义。现代民族文学领域 ,东乡族人民涌现出了 不少作家。如著名 诗 人汪良玉的长 诗《米拉朵黑》十分有名。

  东乡 族人民的 民歌 很有特色,感情真挚,风格多样。主要分三种类型:劳动歌谣、花儿、婚礼歌。东乡 族的“花儿”能即兴将景将情自然融合于一体,生活气息 浓郁。东乡 族的主要文艺活动有“那敦赤”摆摊献艺,表演说、拉、弹、唱。其民间乐器有 “咪咪”(类 似两支并 排的小竹笛)、“四弦子”和“什鸦” (泥制吹 器)。体育、竞技 活 动主要有赛马、摔跤、打土块等。民间美术 则以木、石、砖雕艺术和建筑艺术著名。在绣花、织褐等方面也反 映了东乡族人民 的艺术水平。

  风俗习惯东乡族在传统婚姻关系上,还保留尊从 “阿哈交”观念 的婚俗,所谓“阿哈交”,是一种宗族或 家族的残余形式。 一个“阿 哈交”包括有血缘关系的上百户不等 ,辈份最高的年长者,称为“当家 ”。同属于一个“阿哈交”的男女不 能婚配,违者将受到谴责。寡妇再嫁,同辈亲属有优先权。包办婚姻为主。男女十六七岁就可举行婚礼,但现在按我国《 婚姻法》法定年龄结婚的男女越来越多。婚礼仪式带有宗教气氛。

  在服饰方面, 最近几十 年来,变化较大,并开始与汉族和 回族的服饰相近, 其特点主 要表现在头 饰上。男子一般戴白色或黑色的 无檐小 帽,称“号帽”; 妇女一般 戴丝、绸 制成的盖头”,少 女及新婚少妇戴绿色的,中 年妇女戴青色的,年老妇女戴白色的。盖头一般要长到腰际,头发全部被盖住。现 在一些参加工 作的年轻妇女,为了劳动和工 作方 便 已不再戴盖头,而喜戴一顶 白色小帽。东乡族男 子不喜留长发,但习惯留胡须,这与回、保安和撤拉等信仰伊斯兰 教的民族不一样。据说,穆斯林男子,到适当年龄留有胡须,同教者见到都要以礼相 待。

  东乡 人的基本饮食, 以小麦、青稞、玉米和豆类、洋芋( 马铃薯)为主食。通常人 们的面 食种类 有:“馒头、面条、油香等。最负盛名的“拉拾哈”(“ 拉面”或 “刀削面”)、炸油香、“尕鸡娃”和手抓羊肉等饮食为招待 客人的重要食品。其中吃“尕鸡娃”很有讲究,把整鸡各部位分为13个等级,“ 鸡尾”最珍贵,一般给席上的长者或尊贵客人吃。

  东乡族人民也很讲礼节,热情好客,尊老 爱幼,讲究卫生 。老人居上方。在就 餐中,老不食,晚辈不得动手。除老年妇女外 ,妇女一般不与男子同桌吃饭。客人上炕需脱鞋,女客可不脱。东乡人待客一般不与客人一道同餐,只站在炕沿招待,以示对客的敬重。男宾由男主人招待,女客 由女主人招待。

  东乡人因为宗教关系,保持着良好的沐浴习惯。有“大 净 ”和“小净”之分。“小净”每天洗,保持手 、脚、口腔、面部、鼻孔的干净 。“大净”,一周一次,保持全 身洁净。每 逢节日前,人们普遍要沐浴。在禁忌方面,东乡人因宗教原因,禁食猪、狗、 马、骡、驴肉,忌说猪;不食动 物的血;禁带污浊之物进 入墓地和清真寺;忌用食物开玩笑;忌在人面前坦胸露背;禁忌递烟敬酒。

   人 死后,一 般行土葬,提倡速葬,少放。

  宗教信仰与重要 节日

  东乡族 信仰伊斯兰教。东乡族的族源主体——元代西 域的色目人就信仰伊斯兰教。13世纪时,东乡等地区 已 成为我国伊斯兰教的经堂 教育中心。至今东乡族自治 县境内,还 有一些穆斯林先哲的庐墓。1 8世纪初,伊斯兰教逐渐成为东乡族共同的宗教信仰。解放前,东乡族的伊斯兰教的教派和“ 门宦”制度极为复杂。“门宦” 是指教派中的小派 系,又称“道堂”或“拱北”。东乡地区有两大教派:格底目与伊赫瓦尼。或称老教与新教。老 教中有四 大门 宦。新教不设“门宦”制度, 并宣称恢复 伊 斯兰教的正统信仰,得到广泛的拥护与支持 。1 O 世纪初,已流行开来, 传到了宁夏、青海和 新疆等省(区)。

  主要节日 与 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相同,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日。圣纪日一般在清 真寺集众举办,节 日活动有涌经、赞圣、讲 述穆罕默德生平事迹等 。

(摘自《民族工作大全》 千里原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