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在民营经济统战领域,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以“四个三”机制促进“两个健康”,为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汇聚民营企业家智慧和力量。
实施“三个行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德宏州持续深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教育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实施“灯塔引航”行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开展“民企永远跟党走 同心奋进新征程”理想信念主题教育,建设州级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4个,接受理想信念教育500余人次。实施“春风送雨”行动,推进政策直达惠企利民。由统战部门牵头召集相关职能部门会商梳理惠企政策,进行“打包组装”,化“零散”为“聚合”,形成惠企政策有机整体。推动政策进门、服务上门,通过开展线下座谈、沙龙,线上“德宏团结报”“德宏政务”平台宣传等形式,打造立体化惠企政策宣传格局。实施“正向激励”行动,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聚焦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向党组织积极推荐优秀民营企业家。联系州内外融媒体宣传报道十余位企业家先进事迹,讲述德商故事,宣传德商典型,树好德商形象。
完善“三项”制度,构建联系服务矩阵
德宏州实施“梧桐树”工程,完善“三项”制度,积极主动靠前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联系企业制度化。建立“定人定点定责”网格化为企服务机制,33名统战干部网格化服务民营企业258家。助企纾困解难流程化。建立问题收集汇总、分析研判、协调督办机制,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落实责任,凝聚解决问题合力。如:芒市“府院联动”助推问题楼盘化解;瑞丽市推行服务企业每周见面会制度,帮助解决企业困难问题;盈江县多部门协调联动助力翡翠毛料公盘复工复产。调解矛盾纠纷法治化。建立“万所联万会”工作机制和德宏州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评估机制,组建商会调解组织26个,认证特邀调解员4人,完成案件调解108件。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17场次,服务680人次,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坚持“三抓举措”,提升“暖企”行动质效
德宏州把“暖企”行动作为促进“两个健康”的重要举措,用心用情用力为民营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坚持“一盘棋”系统抓。成立“暖企”行动领导小组,实行州委统战部部长、州工商联主席“双组长负责制”,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推动统筹谋划,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作的工作网络。坚持“一本帐”精准抓。加强同企业的前置对接,确定73家民营企业及商协会为“暖企”行动走访对象,调研对象做到地区重点行业全覆盖。坚持“一条龙”全程抓。推行“问卷调查—走访座谈—问题收集”规范化走访流程,通过调研走访,共收到企业反馈的问题121个。对问题清单进行分析归纳整合,梳理形成《“暖企”调研行业问题清单及行业发展意见建议》,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推动问题解决,确保企业反映问题得到一一回应。
围绕“三个着力”,凝聚同心发展合力
德宏州坚持“聚合力、献良策、强品牌”,不断构建和完善民营经济大统战工作格局。着力强机制,拓展工作矩阵。建立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协调机制,加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统筹协调,提供助企纾困“靶向”服务。组织召开各类政企、银企座谈会共19场次,答复和办结企业反映困难问题108个,帮助191家民营企业融资8075万元。着力强品牌,建好“线下门店”。以工商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工商联专职领导班子,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不断提振民营经济统战干部队伍精气神。芒市、瑞丽市工商联荣获2021年度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认证;德宏州川渝商会等3家商会荣获2022年度全国“四好”商会认证。着力献良策,当好参谋助手。引导民营经济人士积极为德宏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提交“建设中国(德宏)—缅甸(八莫)跨境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等政协提案8件。德宏州委确立了“特色兴农、开放兴边、彰文兴旅”建支柱的发展思路,民营经济人士的相关意见建议得到及时采纳。
(云南省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