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明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万企兴万村”行动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组织全县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帮扶行动,引导村企协同发展,大力开展产业帮扶、项目帮扶、就业帮扶和公益捐赠等活动,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统战力量。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帮扶方案。县委统战部、工商联成立“万企兴万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万企兴万村”乡村振兴行动结对帮扶实施方案,组织动员54家民营企业与54个村结对(一企带多村,以一个行政村为主),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传达省市关于“万企兴万村”工作有关要求,定期调度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民营企业帮扶中遇到的困难,完善“‘万企兴万村’行动台账管理系统”。民营企业与帮扶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书》,明确帮扶任务,制定帮扶措施,建立帮扶台账,按照帮扶台账对帮扶企业和帮扶对象进行考核评估,结果纳入乡镇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内容。
二是突出产业优势,践行多种模式。民营企业通过建立生产基地、开设帮扶车间,吸纳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夯实乡村发展基础。东明格鲁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长兴集乡的竹林新村、九号村台等村庄的300多户群众对接,以“农民订单种植、企业精深加工”为发展基础,坚持“科技扶贫、产业带动”,现已实现农户每亩均增收1500元的目标,并给已土地流转的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带动3500余人增收。比如东明麦丰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村队”的运营服务模式,增加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增加就业岗位100多个,实现了一企带多村有效帮扶。
三是注重实际效果,实现互利共赢。一是增加了群众收入。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和帮扶村产业布局,发挥在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引领村队、群众创新发展;群众通过依法流转土地使用权等方式参与项目开发,增加了群众收入。二是促进了群众就业。部分企业组织群众开展就业培训,吸纳有意愿和有能力的群众到本企业就业,即增加了群众工资性收入又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问题。三是开展了技能培训。发挥民营企业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指导帮扶村开展实用技术、生产技能、经营管理培训,提高了群众自主创业和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四是强化了公益事业。企业通过捐款捐物、合作援建等形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教文卫等事业发展,展现了民营企业的责任担当,即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又为乡村振兴增添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