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腾讯共同发布“AI编程第一课”公益项目,为全国零基础青少年提供AI和编程启蒙平台。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担任学术指导单位,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技术馆四部门联合推荐,邀请全球十余家高校专家参研。
“AI编程第一课”首批上线内容结合中国航天、未来交通等主题,原创趣味探索故事,通过剧本式、“玩中学”的方式,让青少年在1小时的学习实践中认识AI和编程。自8月20日启动内测以来,用户人均打开2.5次,人均体验时长超过40分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认为:“‘AI编程第一课’的突出特色是让青少年‘玩中学’,在兴趣驱动下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这种参与式学习、沉浸式实践,对青少年思维能力提升作用显著。”
“AI编程第一课”将推出校园版课程,提供教案、课件、一线名师指导视频等教学资料包。首批校园版课程将落地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广州市体育东路小学、山西省实验小学、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等全国21所试点学校,后续将走进江西、重庆等地的乡村小学。
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将基于“AI编程第一课”,通过开设兴趣教室、开发轻互动展项等方式,在沉浸式的体验中向青少年普及人工智能知识,向全国科技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推广,并于今年12月举办“AI编程教师交流营”,在全国范围内遴选100位教师参与,持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