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融合心连心 共谱民族团结情——厦门市认真做好第八批援疆工作

  近年来,厦门市认真做好第八批援疆工作,大力开展同对接帮扶对象新疆吉木萨尔县的“三交”(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真正把援疆工作打造成推动发展的工程、民族团结的工程、凝聚人心的工程,让厦吉两地群众心贴得更近。

  一、用心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一是开展结对认亲工作。由援疆干部人才和新地乡下石场沟(又名“厦门新村“)28户哈萨克族农牧民家庭一对一结对认亲。自结亲以来,连续两年组织新疆亲戚游厦门,为新疆亲戚组织专场健康义诊活动,携手新疆亲戚种下“援疆林”,支持援疆医生与新疆亲戚签约家庭医生。大力推进“厦门新村”整体振兴,建设哈萨克族风情园、养殖小区,设置闽南文化景观节点,努力打造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的示范村。二是深化民族团结工作。创新开展民族团结村镇结对共建,牵线厦门镇(街)与吉木萨尔县少数民族聚居的村结对子,如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与新地乡新地沟村、湖里区殿前街道与泉子街镇太平村、集美区灌口镇与二工镇柳树河子村、集美区侨英街道与大有镇渭户村等。通过结对子,将厦吉两地各族群众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三是扶贫帮困增进民族团结。深入少数民族群众开展各种送温暖活动,1500多人获得温暖包、助学金、救助金等多形式的帮助。厦门市工商联、厦门国贸控股、湖里国投等一批爱心企业和单位到吉木萨尔县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累计捐赠资金111万元。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与新地乡和泉子街镇结对共建,连续资助当地40名家庭困难学生。

  二、广泛开展双向交流互动

  一是用好教育医疗优质资源。厦门海沧实验中学与吉木萨尔县一中签订共建协议,全方位开展教学教研交流和资源共享,助力吉木萨尔县一中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推动新建“医联体”1个,签订文体旅游合作协议4份、学校共建协议6份,在促进两地交流交往的同时,实现厦门优质资源向受援地延伸。二是竭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多次组织吉木萨尔县的教育、卫生、文旅等部门来厦开展考察交流,组织医护人员来厦跟班学习,举办两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少年夏令营”赴厦研学。在厦举办以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为主题的培训班13个,培训吉木萨尔各级干部和人员456人,全面提升新疆干部综合素质。三是密切各界交流交往。推动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一批单位专程前往吉木萨尔考察交流,加深厦吉两地的深厚情谊。邀请并协助吉木萨尔县在厦门筹建了新疆北庭文化暨吉木萨尔农特产品展示中心,成功打造成吉木萨尔在厦门的招商及农特产品展示平台。

  三、有声有色推进文化润疆

  一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大力推进新疆优秀地域文化和内地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流互鉴,成功举办由昌吉州政府、厦门市政府、厦门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北庭学研讨会,组织八十多位专家学者交流研讨“丝绸之路”沿线世界文化遗产的传承、互动与可持续发展,为阐释和提升北庭故城历史文化价值提供了史学支撑。二是让“厦马”牵手“天马”。将厦门发展文体旅游的先进经验带到受援地,投入500万元资金将吉木萨尔县伴山公路改造成马拉松赛道,引进厦门文广体育有限公司策划运营天山马拉松,成功创建了“体育赛事援疆”品牌。“2022吉木萨尔天山马拉松”吸引了全国3000余名选手参赛,赛事反响良好,对昌吉州和吉木萨尔县的文体事业、旅游产业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三是实施“小白鹭飞北庭”文化工程。牵线厦门艺术学校(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与吉木萨尔县文旅局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每年派人赴疆开展指导培训,在昌吉州开展了4场巡回演出,为各族群众奉献了一场文化盛宴。目前“小白鹭飞北庭”已成为两地文化交流的一张烫金名片。举行协作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签约仪式,推动鼓浪屿与北庭故城“友好世遗”合作签约,厦门市博物馆、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与吉木萨尔县文物局牵手共建,厦门广电集团与吉木萨尔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不断开启文化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厦门市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