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

imag e.p ng

土 族  &nbs p; tu zu
Tu ethnic minority group

  人口为241198人。

  民族经济

  主要聚居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以北、黄河两岸 及其毗连地区,其中大多住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县、 大通县、同仁县等地;还有一 部分 居住于甘肃省天祝藏族 自治县,过去各地土族有多种自称,互助、大通、天祝一带的自称“蒙古尔”(蒙古人) 、“察罕蒙古” (白蒙古),民和县的多自称“土昆”(意即土 人 ,吐浑音转),其他地区的自称“土户家”。附近藏族称土族为“霍尔”(对藏北游牧民的泛称,藏文史籍曾用以指回鹘或蒙古族; 另说即吐谷浑),汉、回等民族称之“土人”、“土民”。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依据本民族 意愿,统一称为土族。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 计,土族 人口 数为241198。使用土族语,属 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过去通用汉文,近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形式的土族文字,正在试行。

  土族与蒙古族有着密切关系 。在互助土族中,广泛流传着祖先来自蒙古人,以及成吉思汗属将格日利特(格热台)率部留驻今互助县一带,以后与当地霍尔人通婚,逐渐繁衍而成土族的传说。过去土族 人把格日利特当作本 民族的祖先来崇拜。

   汉文史籍也有成吉思汗所部蒙古军曾来西宁一带的记载。当时互助县属西宁州治,可与传说印证。明代安定卫的蒙古人受到攻击,迁至今互 助土族自治县。至于霍尔人,原是藏族对居住在西藏北部以及西藏以北地区的游牧民的泛称。藏文史籍曾用以指回鹘或蒙古,近代则已专指土族而言。互助县土族地区的合尔郡、合尔屯、合尔吉、贺尔川等地,传说是因为居住着霍尔人而得名。据研究,土 族传说中的霍尔人很可能就是吐谷浑人。这与民和县境内的土族人自称“土昆”(音吐浑)相合。当然也有人认为霍尔是胡 儿一词的同音异写法。源于吐浑、契丹、蒙古和匈奴部落中的邀濮,即辽 金时期的阻卜 和蒙古是主要部分。这就把土族的族源推溯到更早的 时期了。但是趋于统一的认识是 :以历史上的吐谷浑人为主体,在以后吸收了部分 羌、藏、蒙古、汉等民族成分形成发展而来。

  社会经济

  土族早期 从事畜牧业生产,这和土族来自 游牧的霍尔人和蒙古人有关。后来转到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 至少在 明初,土族人民已 知农耕。进入农耕时代,明朝把土族地区分封为十六家土司统治,他们大都是元朝的州官,被明 分封后,成为当地最大的封建地主。明初 ,土司李英已在“置 庄垦 田,豪夺人产”。(《明史·李英传》)。明、清时期,处于封建领主统治阶段。各村庄分属三个系统行使管辖权力:①大部村庄,分别由各 家土司管辖。土司所辖田地,称为军马田。土民种一 份地,交一份粮,有事为兵,无事耕牧。②由县官治理,交通大道上各村,由明堡“乡约”、村寨“红牌”管辖,隶于西宁卫(后西宁县)经历司。③万历时佑宁寺建成后,少数村庄归寺院昂锁管辖。土司制度废除后,粮归大仓民归县,土族人民完全摆脱了封建领主制羁绊,封建地主制经济占了主导地位。在马家军阀统治时 期,封建性更浓厚。对农 牧民的压迫和剥削 更残酷。土族人民的生产工具 和农耕技术与附近汉族大体一致,少量手工业以家庭副业形 式存在,商品性手工业很少。土地主 要集中在僧侣地主和世俗地主手中,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30%以上的土地,90%以上的农 民仅占有60%多。世俗地主多用雇工(长、短工)方式经营,僧 侣地主多采用实物地租形式。资本主义工商业尚未出现。农作物品种主要有小麦、青稞、土豆等。土族有酿酒习惯,农家所酿名“酩醪”,互助所产青稞酒远近驰名。土族先民以善养能日行千里的“青海骢”而驰名中原。

  1949年9月土族 地区解放后,经过社会改革,于1954年成立互助土族自治县和一些土族民族乡。1956年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国家资助 下,土族地区各项建设事业发展很快。特别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与深化以来,土族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科学种田技术得到普 遍推广。地方工业从无到有,目前已有水泥、化肥、农机、农药、粮食加工、酒厂、纸厂等数十个企业,工 业产值占到工农业总产值的40%以 上。所有乡和大部 分村通了汽车,用上了电。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文教卫生事业也有很大发展, 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已办起小学、中学和师范学校,全县建立了医院和卫生所数十所。

< p>   文化艺术

  土族人民能歌善舞,有丰富多采的民间文 学艺术。民间文学全为口头传诵,其中大都可以演唱的叙事诗《拉仁布与且门索》已搬上舞台。土族高级喇嘛、僧侣也著书 立说。由土族活佛所著的《宗教流派镜史》一书 ,曾被译成英、德文流传国内外。代表着土、藏两族文化交流频繁。歌曲种类繁多,有“安昭”、“花儿”等,分家曲 和山歌。曲调都有衬句,而且尾音拖长而下滑, 深 沉,回 味无穷。家曲有赞歌、问答歌、婚礼曲、圆舞曲等。土族居民 举行婚礼时,常伴以歌舞等娱乐活动。婚礼舞一般以两个穿着白褐子长衫的领亲 人为主,其他人伴 唱。舞蹈动作,各地不尽相同。

  另外,土族人的民间刺绣工艺很有名 。图案讲究,花鸟兽 石,美观大方,朴素耐久。通常有“五瓣梅”、“石榴花”、“云纹花”、“寒雀探梅”、“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等等。精美的刺绣是土族妇女的创造,也是土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标志。

  风俗习惯

  土族服饰具有独特风格。男女上衣都有绣花高领。男子常 穿小领斜襟、 袖镶黑边的长袍,腰系绣花长 带,穿大裆裤,系两头绣花腰带,小腿扎上黑下 白的绑腿带,戴毡帽,穿云纹布鞋,老年人在长袍外套黑坎肩。妇女穿绣花小领镶花边斜襟衣衫,两袖由五色布做成,外套黑、蓝、紫镶花边坎肩,腰系锈花宽腰带或彩绸带,悬挂花手帕、花钱袋 、荷包、小铜铃等。裤腿外夹1尺高裤筒,下沿蓝、黑色搭配镶边。穿绣花腰鞋, 形如靴子。戴各种 “扭达”头饰。

  土族的饮食习惯与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的生产特点紧密 相关。 日常的主食以青稞为主,小麦次之。蔬菜较少,主要有萝卜、白菜、葱、蒜、莴笋等10余种,平日多吃酸菜,辅以肉食。爱饮奶茶,吃酥油沙面。喜 庆节日,必 做各种花样的油炸食品和手抓大肉(猪肉)、手抓羊肉。男子喜欢饮酒,多数人自家酿青稞酒。饮食 卫生也很讲究。用饭时每人都有固定的饭碗、筷子,请客吃饭也是每人一份。

  房屋建筑依山傍水, 各家都有庭院,院内有牲畜圈棚,院外有厕所、菜园和打谷场。房子为平顶,上面可 储放粮草。 房子多为三 间一组,中为堂屋,一侧为卧室,另一侧为佛堂。卧室为炕的暖炕,连着 锅灶。住室的栋梁和门窗上大多雕刻着或描绘着象征牛羊健壮、五谷丰登的彩色花纹图案,鲜艳美观。

  土族人民有重礼 仪的 传统。尤其注重尊敬长者,如路遇相识的老人,要下马问候。土族人热情好客,忠实守信。客人来时;主人常说:“客来了,福来了 !”客人在铺有大红羊毛毡的炕 上,先敬一杯加青盐的浓茯茶,再端上西瓜般大小的 “孔 锅馍”。若是贵宾,桌上加摆一个插着酥油花的炒面盆,端上大盘手抓肉块,上插一把五寸刀子,酒壶上系一撮白羊毛。喝酒时,主人先向客人敬酒三杯,叫做“上马三杯酒”,不能喝酒的人,用中指蘸三滴,对空弹三下即可免喝。

  丧葬,一般行水葬,部分地区行土葬。

  土族人禁忌众多,主要有,忌吃圆蹄牲畜(马、骡、驴)肉;忌在畜圈内大小便,认为这会影响牲畜的生长;忌讳用有裂缝的碗给客人倒茶;不能问客人“吃饭没有”或“吃不吃饭”等话;在客人面前吵、 打孩子是最大失礼,会被认为是下逐客令;进土族人家, 必须先在院外打招呼,待有人应后,才能入院内;年轻妇女的卧 室不得随意进入,不能同未婚姑娘开玩笑;忌客人数他们的羊只;在佛堂、大殿内忌吸烟、吐痰、乱翻乱摸和大声喧哗;忌从僧侣的跪垫和其他物品上跨过;忌对酥油灯打喷嚏和咳嗽;在佛堂里转经轮时 ,必须从左向右,不可逆转;寺院附近禁止打猎 和随地大小便。

  宗教信仰与 重要节日

  土族居民原信奉多神教,也有一些人信奉道教。元、 明以后普遍崇信喇嘛教,但民间信仰仍然存在。土族地区有喇嘛教寺院40余座,著 名的 有佑宁寺、广惠寺 等。佑宁寺出了不少名僧,如章嘉、土观、桦布,颇有影响。寺院占有大量土地,互助县15所寺院占有土地69200亩。寺院是土族的文化中心。对佛教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p>

  土族人民的重要 节日有,农历正月十四日佑宁寺官经会,二月二威远镇擂台会,三月三、四 月八庙会,六月十一丹麻戏会,六月十三、二十九“少年”会,七月二十三至九月民 和三川地区的“纳顿”(庆丰收会)等等。其中擂台会、丹麻戏会和“纳顿”最具民族特色。 届时,除举行赛马、摔跤、武术和唱“花儿”等传统娱乐活动外,还举行物资交流会。此外,与汉民族一样,也过春节 、端午节等。

(摘自《民族工作大全》千里原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