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

i mage.png

彝 族yi zu
Yi ethnic minority group

  人口为7762286人。

  民族概况

  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 。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 。其分布形式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聚居区有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贵州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地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彝族人口数为7762286。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 为6 个方 言。原有一种表意文字,史称囊文,也有人认为 它是音节文字;1975年制定四 川《彝文规范试行方案》,确定819个规范彝字,并开始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推行使用。

  彝 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 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 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形成“六夷” 、“七羌”、“九氐”,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嵩夷”、“青羌”、‘‘侮”、“昆明”、“劳浸”、“靡莫”等部族。当古羌人游弋到西南时,西南地区已有与其先 后到达的两大古老族 群 ——百濮族群了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后 ,他们了百濮、百越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并吸收和百濮、百 越的南方文化。魏晋以后,昆明人与焚( 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 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

  隋唐 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 ,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 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 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 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 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 < p>  8世 纪30年代,蒙舍诏统一六诏,云南彝族、白族 先民 联合各族上层建 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西部大理白族自 治州一 带,统治范 围达到今云南东 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 p>  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南 诏奴隶制王朝的覆灭,不意味着彝族先民地区奴隶制随之消亡。两宋300多 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原)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 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 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 小部落的情况。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 地 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 罗罗族称之下。与之相对应,蒙古贵族加强了对各地彝族兹莫即土长的争取工 作, 发展为在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 土司制度。自 1263~1287年,相继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 威宁 等地设立彝族土司。

  明代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大方),乌撤( 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 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 )、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 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 度,与低下的社会 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3个等级。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建昌、乌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

  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 区推行 “改土归流”,给土司、土目、奴隶 主势力以沉重打 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 区比较迅速地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 渡。

  社会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 包括云南大部、贵州部分以及广西的全部彝族地区,以土地个体私有为基础的封建地主经济早已占 着绝对统治的地位,实物地租是地主 对佃农最主要的剥削方式。此外,对佃农一般还进行额外劳役剥削,雇工与高利贷剥削也十分普遍。部分地区由于某种历史原因,土司仍得到保存,或在“改土归流”时保全了大量的土目与中小奴隶主,因而向封建制过渡的时 期较长。如在乾隆初年, 贵州威宁地区的彝族群众仍然“半为夷目家 奴”。及至建国以前,所属百姓仍然保留某些农奴的特点,奴隶主的剥削虽以实物地 租为 主,仍不同程度地残存着奴隶制的痕迹。云南武定、禄劝以及红河南岸等地当时也保存不少大 小彝族土司,但随着社会生产 力的提高,地主经济已有取代领主 经济的发展趋势。

  农业是广大彝族地区的主要经济部门,农 作物主要有 玉米、荞麦、土豆、小麦、水稻、 大麦、燕麦、元根等。农 具主要有犁、耙、条锄与板锄。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牧草丰富,适宜于畜牧业的 发展,主要牧养牛、马、猪、羊等。山地森林资源、山货资源十分丰富。河流 湖泊中有各种鱼类和水产。狩猎,采集药 材、木耳,捕鱼等 成为群众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手 工业基本上作为家庭副业而存在,主要采取定期赶集的形式进行商品交换。

  彝族的社会生产力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自给自足的经济占主 导地位 。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尤其是在聚居区内 一直保持着“以物易物’’的 交换形式,仅用少量的牲畜、粮食、山货去换取针、线、盐之 类的生活必需品。“耻于经商’’的观念一直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在彝族人民的观念中,牛羊是最有价值的东西,是衡量贫富 的标准,也是衡量一 个人(或一家人)能干与 不能干、强与弱的标准 。拥有百头牛羊是一般彝 人的追求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彝族人民经过40多年的开 发建设,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目前 已经建起了钢材、生铁、煤碳、采矿、发电、 伐木、化肥、农机、食品加工等轻、重工业部门,形成了一支本民族的产业队伍。云南个旧的云锡公司, 已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一个重要企业,贵州西部的六盘水特区,已发展成 为著名的煤炭工业基地,四川渡口也成为著名的新兴钢铁工业城市。交通运输 也得到了较大改善,各地普遍修建了公路,成昆、贵昆铁路干线也通过了彝族地区。政 府还在各地设立了一些贸易机构和集市,使商品经济有了较 大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经济上实行搞活的政策,彝族的城乡商品经济有了飞跃发 展,彝人中建企业、经商者逐年增多,落后的自然经济正受到严重冲击。

   文化艺术

  彝 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 过程中,创造了源远流长、绚丽多彩 的民族文化。各地彝族流传许多记载本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彝文手抄本 ,已 发现的有上千种之多,现已陆续翻译、整理出版,内容涉及哲学、史学、文学、宗教学等方面。还有一 些彝文铸铜、碑刻及丰富多彩的民间口头文学。在医药学方面,彝文著作中也保存了丰富的资料。彝族普遍采用夏历。近年来,也有人认为古代彝族先民使用过十月历。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 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 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 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三弦、 编钟、铜鼓、大扁鼓等。彝族舞蹈也颇具特色,分集体舞和独舞两类,其中多为集体 舞, 如“跳歌”、“跳乐”、“跳月”、 “打歌舞”和“锅庄舞”等。动作欢快,节奏感强,通常由 笛子、月琴 、三弦伴奏。

  彝族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 、银饰、雕刻、绘画等。漆绘主要多施于碗、盘、壶、杯、盔甲、护腕、盾牌、箭筒、马鞍、马笼头、月琴、口弦之上,颜色以黑、红、黄三种色彩为主。刺绣为彝族妇女所善长,常绣在头帕、擦尔瓦、衣袖、衣大襟 、 裤脚、挂带、烟荷 包、腰带等上。

< p>  风俗习惯

  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 黑 色 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 惯。男女 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 大部分 地区是玉米,次为荞麦 、大米、 土豆、小麦和燕麦等。肉食主要有牛肉、 猪肉 、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大块大块(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 砣肉”。大、 小凉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彝族 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 礼节。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彝族的房屋结构有的地 区和周围汉族相同,凉 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 板顶 、土墙;广西和云南东部彝区有形似“干栏”的住宅。

  各地彝族盛行父系小家 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妇女地位较低 。遗产由诸子平分,绝业一般归近亲所有。彝族历史上盛行父子连名,此俗在凉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继续到建国前。一夫一妻是彝族 婚姻 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高的聘金,交错从 表婚比 较 流行,夫死实行转房。建国前云南部分彝族地区还保持着公房制度,凉山彝族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内婚。历史 上彝族多实行火葬,建国前,凉山及云南沿金沙江一带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区自明、清以来逐渐改为上葬。

   宗 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 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魂 的信仰。人们认为大自然中许多没有生命的东西都附有精灵,一个家庭中凡是祖先遗留下的 一切东 西如衣服、首饰、银子、用具,都可附上精灵“吉尔”,认为它具有保护家人的魔力。由于历史上长时期的民族文化交流,佛教传入 彝族区已有长久历史。清代初年,道教在一些彝族地区盛行。随着帝国主义势力的侵入,天主教与基督教也于19世纪末年先 后传入彝族地区。< /p>

   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 , 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

(摘自《民族工作大全》千里原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