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

image.png

壮 族zhuang zu
Zhua ng ethnic minority group

  人口为16178811人。

  民族概况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广 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 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壮族族称 来源于部份壮族的自称“布壮”。此外,还有 自称布侬、布土、布样、布斑、布越、布那、侬安、布偏、土佬、高栏、布 曼、布岱、布敏、布陇 、布东等 2 0 多种。建国后,统称为僮族。1965年根据周 恩来 的提议,经国务 院批准,将“僮”改为“壮”。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人口数为16178811。壮族使用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南宋时已出现用方块汉字构成的土俗字。土俗字使用面不广,会 使用的人也不多,多用于书写 地名 、编山歌、记事。1955年国家帮助壮族创 制了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 的壮文,并得到了推行。19 82年又做了适当修改, 并推广使用壮文。

  壮 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壮族是由中国古代越人的一 支发展而来。它与周奉时期的西瓯、骆越,汉唐时的僚、俚、鸟浒,宋以后的僮人、土人等有 着密切 的渊 源关系。

  当秦朝势力进入岭南以前,在祖国 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 ,主要居住着 属于百越系统的西瓯和骆越两 族群,这两个族群就是壮族的先民。

  根据出土文物发现,早在春秋、战国 时 期,壮族先民已普遍使用铜器,这些金属工具的使用 ,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随着私 有财产的出现和发 展,壮族社会无阶级的原始公社进入到奴隶社会。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尉屠睢率领50万大军,兵分5路,进军岭南。秦军战胜西瓯人,统一了岭南, 设立了桂林、南海、象三郡,置于中央集 权制的统治之下。又派监禄在广西修筑灵渠,把湘江与漓江连接 起来,沟通 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接着,从中原迁来大批汉人“与越杂处”。这些汉 人在与瓯、骆越的交往、通婚过程中,部分成为壮族,同时加速了越 人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汉至唐初,在今壮族地区出现了一些“雄于乡曲”的大姓,如番禺的吕氏 ,高凉、合浦的 冼氏,钦州 的宁氏 等,称为“百越大姓 ”,各自雄居一方。唐代,曾把岭南道分置岭南东、西两道,设五府经略使于广州,下分五管。其中桂、邕、容三管都是壮族先民的聚居区。两宋、元、明、 清时期,中央王朝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统治,建州县、派 官史、征贡赋,中央王朝在壮族地区实行的羁縻州县制度,给壮族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壮族人民不堪奴役,多次反抗。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就起事于岭南 的壮族地区。但历次起义都遭到了反动统治者的血腥镇压而告失败。壮族人民在抗击法 国殖民者入侵、辛亥革命斗争和抗日战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壮族 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 传统。

  社会经济

   建国前的壮族社会基本上还是封建社会,封建王朝在壮族地区实行羁縻州县 制度 ,封任壮 族寨 主、大姓为地 方官吏,以加强对壮族人民的统治。而富于革命传统 的壮族人民,在漫长的 封建社会里,奋起反抗暴政,不 断冲击着封建统治政权,推动 社会向前发展。

   在 距今数千年前,壮族的先民就开始使 用石斧、石凿、石刀 、石锛等磨光石器进行狩猎和耕种。秦汉时,广西东部沿 海地区已经播种水稻,并开始 使用耕牛和铁器发展农业生产。以越人为主体的“南越国”,其社会生产力 已发展 到相当高的水 平。隋唐 以后,许多地方的壮族人民已使用铁犁和铁质脚踏犁,还发展了矿冶业、家庭纺 织业和其它手 工业。如宋代广西龙州(壮人聚居区)打制的“扁刀”,可以连斩数牛而锋 刃不钝,工艺高超,远近闻 名;南宋初叶,广西有吃不完 的贱价米运 往广州 等地出售。到 了明代, 壮族地 区社会生产,即使是边远地区,也呈现出“益比内地”的新面貌。至清代, 壮族地区的社 会生产水平与当地或附 近汉 族地区已大体一样了。在民国时期,由于国民党政府不重视发展 社会经济 事业,壮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缓慢。

  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 以后, 壮族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1952年12月9日,在广西省西部壮族聚居区建立了桂 西壮族自治区(1956年改称自治州),辖41个县。1958年3月15日,在广西 省的辖境范围 内建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撤销了桂西壮族自治州建制。同年4月1日,建立了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6 2年9月26日,又建立了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壮族 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培养壮族干部和发展壮族地区的社会 经济文化事业。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下,不断开拓进取,发展壮大了农村经济,建立了比较完整的 工业体系,铺设了四通八 达的交通 和通讯网络,繁荣了科学、教育、文化、卫 生、 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广大人民 正在 向现代化迈进 。1990年广西农业总产值达25 2.22亿元,比19 50年增长4.3倍, 比1978年增长74.6%。工业总产值达353.43亿元,比1950年增长117·8倍。国民收入335 .98 亿元,比1950年增长9.8倍。广西的经 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外贸易不断 扩大,目前, 广西已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和经济联系。 一个开放的广西正在中国的南部崛起。

  文化艺术< /strong>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 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 人以上参加。内容有请歌、求歌、激歌、对歌、客气 歌、推歌、盘 歌、点 更歌、离别歌、情歌、送 歌等。被誉为“歌 仙”的 刘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 间,还 举 行男女间的抛绣球、“碰蛋”等娱 乐活动。这期间,各家各户吃五色糯米饭。云南文山一带还唱壮戏, 兼办物资 交流会。过去 ,壮族一年种一 造(即一季)水稻,三月初三是备耕时间,歌圩就是为春耕农忙做 物质的和精神的准备。吃五色饭、五色蛋,是预祝五谷丰登的意思。

  唐代,壮族已有舞蹈,如舂堂舞以舂 米为内容,以敲击声伴舞。 宋代有扁担舞、采茶舞、捞虾舞、春牛舞等。男的舞姿刚健有力,女的婀娜多姿。这舞蹈流传至今。在汉族 戏剧的影响下 ,大约在清代,壮族开始出现戏剧。一种是用壮语演 唱的壮剧、师公戏、木偶戏;另 一种是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歌舞剧。壮剧又分为流行于田林、西林、百色一带的“北路壮剧”,是在滇戏的影响下,于 民间说唱曲艺“板凳 戏”的 基础上形成,吸收了滇戏的唱 腔,伴奏的乐器有壮族的马骨胡 、葫芦胡、木叶和汉族的笛子、三弦、二胡。流行于青西、德保一代的“南路 壮剧”,是在马隘土戏的基础上,受邑剧影响而形成演唱合一的 戏曲形式,伴奏乐器除 本民族的马骨胡]、葫芦胡 外,还采用了邑剧的文锣、武锣、大钹、小钹、二胡、三弦、笛子、鼓、梆子。

  古代壮族先民在今广西 宁明、龙州、凭祥、崇左、扶绥五县市境内的断崖陡壁上,绘制了众多的崖壁画, 仅 在明江 、左江沿岸连绵200多 公里 的地段上就有60多处 。画面有人形、兽形和圆形图案等,人物画像最多。 人形多为正面绘制的 蹲式, 有 的斜 挂腰刀,有 的在平伸的手下方、曲腿的上方有圆环。另一种是 侧面绘制的双腿弯曲式,双手向面部前方斜伸,并有圆环。宁 明县明江畔花山崖壁画绘制集中、典型,其中一陡壁上绘制有1300多个人物形象,大的有约1.5米高,小的仅50至60厘米。此外,还有似狗的形象。笔画古朴粗犷,给观众一种热烈欢乐的感觉。壁画多在河流急弯险滩岸边陡壁中间,离江面30至40米以上,要攀登上去绘画是十分困难的。壁画的绘制年代 ,画面表现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登高绘制以及使用的 绘画工具、原料等问题,还在深 入研究中。

  壮族铸造和使用铜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迄今,在壮族地区的绝大多数县份已发掘出不同时期的铜鼓。铜鼓的类型很多,大小不一。鼓面圆平 ,鼓身中空无底,装饰着各种图案 花纹。在历史上,铜鼓 既是乐器, 也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从冶炼技术和造型技术来看,在广西田东县锅盖 岭出土的属于战国时期的铜鼓,在广西贵县、西林县出 土的属西汉时期的铜鼓 ,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壮锦是壮族 人民享有 盛名的纺织工艺品。它用棉纱和五色丝绒织成,花纹图案别 致,结实耐用。壮锦的生产,远在1000多年前的 唐、宋时代已有记载。到了清代,壮锦生产已遍及壮族地区,成为壮族人民 的被服所需和市场的畅销品。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后 ,壮锦得到新的发展,花纹图案不断创新,应用范围也越来越 广,如壁挂、台布、坐 垫、沙发布、窗 帘等。现在广西靖西、宾阳等地生 产的壮锦,畅销国 内外。

  武术活动在壮乡不仅有 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而且有独 特的 习俗。如明代桂西壮人,男孩长到十来岁,就要教他练武。当地土司提倡群众习武, 群众也崇尚武术, 每年冬闲时节,壮乡的各个村 寨都延聘师傅传授武艺。这种习俗经久不衰,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后。 而今壮乡的传统武术又逐步恢复发展起来。< /p>< p>   风俗习惯

  壮族的婚姻,过去 是父母包办 ,但婚前恋爱是自由的。富有人家纳妾,劳苦人民是一夫一妻。 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 ,现 在有些地方还保 持这种习俗。青年 男女结婚后,新娘便返回娘家居住,遇重大节日和农忙时节 才到丈夫家短 暂居住,直到怀孕之后才 长住婆家。因此,“不落夫家 ”的时间为三、五年不等。在历史上,“不落夫家”期间 有性自由,后来认为这是 一种不正当的行为, 遭到严禁,违者会被处死。现在恋爱自由,婚姻自 主。

   壮族住房多数与当地汉族相同。部分地区居民住“干栏”(又称“麻栏”),分上下两层,楼上住 人,楼下养牲畜和堆放杂物。近三、四十年来,这种建筑形式已有改变,实行人畜 分居。

  壮族服饰各地不一,广西西北部,老年壮族妇女多穿无领、左衽、绣花滚边的衣服和 滚边、宽脚的裤子,腰间束绣花围腰,喜 戴银首饰;广西西南部龙州、凭祥一带的妇女,着无领、 左衽的黑色上衣,包方块形状的黑帕,穿黑 色宽脚裤子。男子多穿唐装。衣料过去 多是自织的土布,现多用机织布。过去有凿齿(即 打掉一两颗牙,再装上金牙)、文身习俗,现已改变。

  饮食方面, 喜吃腌制的酸食,以 生鱼片为佳肴 。主食是大米和玉米。年节时,用大米制成各种粉、糕。妇女有嚼槟榔(也称吃蒌)的习俗。结婚送聘礼时,榔槟是必 需赠送的礼物。

   宗 教信 仰

  壮族除祭 祀祖先外,还有自然崇拜如 祭祀山神、水神、土地神、灶神、太阳神等。唐宋以后,佛教、道教先后传入壮族地区。近代以来,一批传教士到壮族城镇建立基督教、天主教教堂,发展教徒,但影响不大。

(摘自《民族工作大全》千里原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