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如:在团结奋斗中发挥亿万人民创造伟力

  一次成功的党代会,不仅取决于会议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还取决于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而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从来就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系统、深入学习,才能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了然于胸,为贯彻落实打下坚实基础。”而要对“干什么”了然于胸,不仅要学习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项战略举措,还要从思想上、政治上坚持在团结奋斗中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

  从党的二十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的6天行程和讲话谈起

  党的二十大后,为引领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领会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从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后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见中外记者开始,到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一直到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在陕西省延安市和河南省安阳市考察,反复强调团结奋斗、艰苦奋斗,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这为我们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出了最好的示范。

  我们可以先梳理一下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段时期的行程和讲话精神:

  2022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指出:“一路走来,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2022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军队领导干部会议,在强调军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把聚焦点和着力点放在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同时,强调军委一班人要牢记党和人民重托,牢记全军官兵期望,兢兢业业做好军委工作。全军高级干部要讲政治、能打仗、善创新、重实干、严自律,履行好担负的职责。

  2022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各项工作。同日下午,他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在全面学习上下功夫,要在全面把握上下功夫,要在全面落实上下功夫。他在会上强调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不注重抓落实,不认真抓好落实,再好的规划和部署都会沦为空中楼阁。”

  2022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来到延安市安塞区,考察了南沟村和延安中学枣园校区。他在讲话中强调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他强调:“在延安时期形成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下去。”

  2022年10月2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下午他又考察了殷墟遗址。在考察红旗渠时,他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通过这样的回顾梳理,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讲话都是围绕怎么样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展开的。从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后,一直到延安和安阳考察,前后共6天时间。这6天,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强调三个极其重要的思想:一是在新征程上要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下去。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尤其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丰碑上。二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注重抓落实,不认真抓落实,再好的规划和部署都会沦为空中楼阁。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三是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这三个极其重要的思想,无论是强调精神的力量,还是强调实干兴邦,归根到底,都是要求全党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时,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把党代会精神转化为现实必须有“两个觉悟”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这6天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注意到他在讲话中始终强调党要发挥带头作用,领导和组织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同时党又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转化为党和人民的团结奋斗的伟大实践。也就是说,这些重要讲话,始终围绕着“党和人民”这一最重要的关系,来阐述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

  对于全党特别是对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组织及其领导同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带头”二字。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是强调要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上下功夫,还是强调要在全面落实上下功夫,都把重点放在党的领导干部上。一是政治局的同志要带头真抓实干,就分管的领域或主政的地方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作出部署,抓紧行动起来。二是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等有关方面和有关部门要制定贯彻落实方案,提出明确要求,既要抓进度,更要重质量。三是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把党中央提出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政治局的同志尤其要带头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带头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带头顾全大局,在履行自身职责、抓好分管工作的同时,注意兼顾上下左右,加强协同配合。他要求全党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着力夯实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的实力,勇于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勇于克服各种困难,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对于广大人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个一切”,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特别是在延安和安阳考察时,他的所有讲话都体现了这“两个一切”,一方面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心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更强调要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特别是要教育新时代的年轻人赓续红色传统,作出新时代年轻人的新贡献。在红旗渠考察时,他充满激情地说:“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他还谆谆教导年轻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我们正逢其时、不可辜负,要作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曾经,赢得革命战争胜利的“伟力”是人民群众;今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力”依然是人民群众。因此,我们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时必须牢记,要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强调“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时,强调的是“团结”,亿万人民要形成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伟力”,不在于人多,而在于人团结。真正的“伟力”不是别的,而是觉悟了的亿万人民的“合力”。历史告诉我们,纵然人多但一盘散沙依然无济于事。历史还告诉我们,有了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团结人民、凝聚人心的核心。同样,在新时代新征程,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更要懂得党和人民团结的极端重要性,更要懂得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极端重要性,更要懂得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强大合力的极端重要性。这就是为什么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报告题目、报告阐述的大会主题到整篇报告的结束语,反复强调的就是“团结奋斗”这四个字。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要贯彻落实好党代会精神,唯有“先锋队”和“人民大众”两个方面都“觉悟”,才能克服一切困难,把党代会精神转化为辉煌的成就,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经验。这个重要经验,集中体现在毛泽东同志的名著《愚公移山》中。众所周知,《愚公移山》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发表的闭幕词,重点讲的就是全党应该怎么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这篇名著指出:“我们宣传大会的路线,就是要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建立起一个信心,即革命一定要胜利。”为此,就要有“两个觉悟”:第一个“觉悟”是“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第二个“觉悟”是“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为此,毛泽东同志讲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并接着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毛泽东同志在这里讲的党代会精神贯彻问题,讲的贯彻党代会精神要有“先锋队”和“人民大众”的“两个觉悟”,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显然,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的过程中,这“两个觉悟”缺一不可。在“先锋队”和“人民大众”这两个方面的“觉悟”中,没有“先锋队的觉悟”,不可能有“人民大众的觉悟”;只有“先锋队的觉悟”,没有“人民大众的觉悟”,党代会精神也不可能落到实处。无论是学习把握党代会精神,还是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下功夫”都要下在“先锋队”和“人民大众”两个方面。

  在团结奋斗中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关键在党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能否在团结奋斗中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关键也在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为什么这样说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后6天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是由党的根本立场、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规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明确指出:“全党同志要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党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林县人民之所以能够历经10年时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成这一“人工天河”,就是因为林县县委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和“群众路线”,充分发挥林县人民的创造伟力。

  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党的指导思想决定的。党章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我们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任何时候,都要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这一重要教诲,懂得真正的创造伟力存在于民众之中。

  这也是党巩固长期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执政党及其领导干部最应该牢记的,是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要建设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唯有如此,在江山社稷上深深地镌刻上“人民”二字,让广大党员干部心头牢牢铭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12个字,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

  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尤其需要我们弘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在党和人民团结奋斗中,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战胜一切困难,创造美好未来。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作者:李君如,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